公元23年,一天,刘秀正在军营为战事发愁。突然军士来报:“大司马,出大事了,您的贴身童仆被祭(zhai)遵杀了!”刘秀顿时一惊,发怒道:“把祭遵给我抓来股票在线配资如何,杀了!”
《智囊全集》记载:“刘秀为大司马时,舍中儿犯法,军市令祭遵格杀之。秀怒,命取遵。”
汉朝的“舍中儿”,也称“舍中小儿”,就是主子家中的年轻仆人,帅气的小伙子,因年轻灵活,一般是做主人的贴身奴仆,随叫随到,和主子的关系特别亲近。
俗话说“打狗看主人”,这时的刘秀可是大司马,军中的扛把子,祭遵何许人也?怎敢如此大胆,连个招呼都不打,就直接把刘秀的舍中儿给处理了。
祭遵,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,他自幼喜爱经史,饱读诗书,虽然家里很有钱,但他恭谨俭朴,不爱穿华丽衣服,是一位很低调的人。因他曾子府衙上班,衙吏们看他整日闷不吭声,穿着简朴,以为他很柔弱,时常欺负他。
展开剩余77%祭遵虽低调,却是位狠人,衙吏欺凌他,祭遵也不多言,便结交宾客,杀了欺负他的衙吏,以后大家都害怕他了。
王莽篡汉后,赤眉、绿林、铜马等一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,大批豪强地主、刘氏王侯也乘势开始倒莽。顿时,海内分崩,天下大乱。
刘秀见天下大乱,经过深思熟虑后,也就跟随长兄刘縯起兵,归附于更始帝刘玄。公元23年,刘秀于昆阳之战破了王莽大军后,回到颍阳,祭遵便以县吏身份求见刘秀。刘秀见祭遵一表人才,而且谈吐不凡,便任他为门下吏。门下吏,说白了就是门客,属于刘秀的储备干部。祭遵毕竟不是刘秀的亲信,所以刘秀起初对祭遵也不是多看重。
不久后,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,正马不停蹄南下攻城略地时,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,因功高遭忌,被更始帝所杀。刘縯的突然被杀,对刘秀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,不仅战场上缺少了臂膀,而且这也预示着他也可能随时被更始帝除掉。
刘秀为了不让更始帝对自己起疑,他强忍悲痛,返回宛城,向更始帝刘玄谢罪,而且对刘縯部将不私下接触。虽然昆阳之功首推刘秀,但他不表功,并称兄长犯上,自己也有过错,也不敢为刘縯服丧,“饮食言笑如平常”,摆出一副任劳任怨,誓死效忠的模样。
但刘秀私下里却很伤心,枕席间往往有泪痕。部下冯异劝他不要憋着,有兄弟们支持你,尽情哀痛便是,刘秀却说:“卿勿妄言。”
更始帝信以为真,被刘秀的表演给迷惑了,他见刘秀如此谦恭,反而有些自愧,不仅没有牵连刘秀,反而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、武信侯。刘秀受封武信侯后不久,就在宛城高调迎娶阴丽华,丝毫没有伤心的模样。
但刘秀明白,只要呆在更始帝身边,随时都可能脑袋落地。刘秀便采纳冯异之计,巴结左丞相曹竟及其子尚书曹诩,在曹家父子的协助下,更始帝封刘秀为大司马,北渡黄河,镇慰河北州郡。
刘秀被派到河北,这才有了用武之地。然而,刘秀初到河北就碰到了难题,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拥戴一个叫作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,另一宗室、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响应刘林。一时间,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,刘秀正发愁时,突然军士传来消息,说祭遵把他的贴身奴仆给杀了。
刘秀一听,火冒三丈,马上下令把祭遵绑了砍头。就在此时,刘秀的大秘书主簿陈副,劝说刘秀道:“主公一向希望能够军容整齐,纪律严明,现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权势,正是遵行军令的表现,教化法令所需要的,您怎么能怪罪他呢?”
《智囊全集》记载:主簿陈副谏曰:“明公常欲众军整齐,遵奉法不避,是教令所行,奈何罪之?”
刘秀是个有大智慧的人,不然也不可能从万千刘邦的后裔中脱颖而出,登基为帝了。刘秀一听大秘书的提醒,善于表演的他,马上转怒为喜,不但赦免了祭遵,还让他担任“刺奸将军”(意为除暴去恶的将军)一职。
由此可见,刘秀之所以能成为人杰,是因为他不仅善于纳谏,还善于用人,而且更善于将计就计、杀鸡儆猴,激将士卒。因为,就在他封祭遵为“刺奸将军”后,马上又对他的部属们说:“你们以后要多避让祭遵啊!你们也看到了,我的贴身奴仆犯法,他都不给我留面子,直接将其斩杀,可见他是公正无私的,对你们他肯定更不会有所偏袒了。”
《智囊全集》记载:秀悦,乃以为刺奸将军,谓诸将曰:“当避祭遵。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,必不私诸将也!”
智囊的作者冯梦龙老先生还特意评价说:“赏罚果断分明,军令才可以推行;军令畅行无阻,主上才会具有威严。正因如此。刘秀才能平定四方,统一国家。”
所以说股票在线配资如何,刘秀之所以能成为人杰,成为帝王,并不是偶然,因为他不仅有学问,还会打仗,更会用人。当下的我们也一样,那些个干出大事业的成功人士、公司的高层领导,他们的光鲜亮丽的背后,其实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格局,待人接物的方式,以及他们的智慧使然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